我服务端指定安装在该目录下
jscd /usr/local/zabbix/
该目录下是服务端的配置文件

js/usr/local/zabbix/etc
js[root@elk01 etc]# cat zabbix_server.conf |grep '^[a-Z]'
LogFile=/var/log/zabbix/zabbix_server.log
LogFile=/tmp/zabbix_server.log
DBName=zabbix
DBUser=zabbix
DBPassword=12345678
Timeout=4
LogSlowQueries=3000
StatsAllowedIP=127.0.0.1
重要字段

编译安装时,我也把aget客户端指定安装了,所以在该目录下
js/usr/local/zabbix/

jszabbix_agentd.conf.d
| zabbix_agentd.conf.d | 子文件目录用于自定义监控 |
|---|---|
| zabbix_agentd.conf | 配置文件 |
js[root@elk01 etc]# cat zabbix_agentd.conf |grep '^[a-Z]'
LogFile=/tmp/zabbix_agentd.log #日志存放目录
Server=127.0.0.1 #指定服务端要连接的IP,可以192.168.201.1,192.168.201.2填写
ServerActive=127.0.0.1 #指定服务端ip要发送数据的地址
Hostname=Zabbix server #定义当前 Agent 对应的主机名,需与 Zabbix Server 前端中配置的主机名完全一致
zabbix_agent:基于 C 语言开发,是传统的代理程序,架构较为简单,主要专注于基础监控功能。
zabbix_agent2:基于 Go 语言开发,采用模块化架构,支持动态加载插件,扩展性更强。Go 语言的特性使其在跨平台兼容性、并发处理和内存管理上更有优势。
两者都支持基本的监控项(如 CPU、内存、磁盘等系统指标)、被动模式(Server 拉取数据)和主动模式(Agent 推送数据)。
Agent 2 原生支持更多高级功能和插件,例如:
直接集成对 Docker、Kubernetes、Redis、MySQL 等服务的监控(无需额外脚本);
支持 HTTP/HTTPS 协议的监控项(可直接发送 HTTP 请求并解析响应);
更灵活的日志监控(如支持按正则表达式提取日志内容)。
Agent 1 需通过用户自定义脚本(UserParameter)或外部插件实现类似功能,配置和维护成本较高。
Agent 2 在高并发场景下表现更优,尤其适合监控大量指标或复杂服务的场景(如容器集群)
本文作者:松轩(^U^)
本文链接: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